页面导航: 裕禾特产 > 云南特产 > 丽江特产 > 古城特产 > 正文

纳西古乐

2016-12-12 15:37 来源:裕禾特产网 特产关注指数:9798

古城特产 古城美食 纳西古乐图片 古城十大特产

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族1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万年欢","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浪淘沙","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

  在丽江市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有一种驰名中外的纳西古乐。据考证,这种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纳西古乐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响下而创建的艺术结晶。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纳西古乐最具欣赏性的地方是其“稀世三宝”。第一件宝贝是古老的曲子;其次就是古老的乐器,乐师们手上所持乐器,皆有上百年历史;再有就是古老的艺人。如有些乐器在演奏时加进了大跳跃的装饰音,和音程很大的滑音和颤音,冲淡了汉族原有的清秀,典雅的丝竹乐风,变为粗犷有力,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乐曲了。

  纳西古乐的魅力源远流长,是因为,纳西古乐是唐明皇等皇室贵族创作的宫廷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宣科说,其实纳西古乐仅仅是一个简称,它的全名应该是“纳西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保留、弘扬的古老音乐”,它都是纳西族祖祖辈辈演奏传承下来的。纳西古乐由“洞经音乐”、“皇经音乐”(现已流失),以及丽江本土音乐“白沙细乐”组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神秘的纳西古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音乐呢?吴学源认为,纳西古乐是“拼盘”,是由“热美蹉”、白沙细乐、洞经音乐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热美蹉”是来源于纳西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观念的一种歌舞;“白沙细乐”是明洪武年间开始,从中原传到云南的一种音乐;“洞经音乐”是云南省特有的一个地方民间音乐品种,是以民俗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间音乐艺术活动。

  在云南丽江古城里,名为“大研纳西古乐会”的演出每天晚上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由于这种古乐是在纳西族地区保存流传下来的音乐,因此被经营者命名为“纳西古乐”。到丽江欣赏这种被誉为“活化石”的音乐已经成为很多人到丽江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纳西古乐”已经成为丽江旅游的重要品牌。

  去年6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吴学源在《艺术评论》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对“纳西古乐”这一丽江旅游的重要品牌进行了16页图文并茂的质疑,认为所谓的“纳西古乐”只是一种歌舞形式,称其为“古乐”是不合适的;而这种歌舞形式在文化渊源上来自汉族,把它归属于纳西族也是不合适的。“纳西古乐”完全是商业炒作行为,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对纳西族历史文化的歪曲和亵渎”。多年来在海内外苦心传播“纳西古乐”声名的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会长宣科认为《艺术评论》刊载吴学源此篇文章的行为侵害了他的名誉,旋即将作者和杂志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追究两被告的侵权行为;要求吴学源赔偿10万元,《艺术评论》杂志社赔偿112万余元。

  3个特点,一是曲目(音乐)古老,二是乐器古老,三是演奏的人老,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但近年也有少数青年知识分子热衷于纳西古乐)。听过这种三老古乐的人们不仅会感到纳西古东的古老和文明,而且还能体味到西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纳西古乐虽然古老,但500多年来却久盛不衰。其原因是它庄重黄雅,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对此,它不仅深受纳西族人民的喜爱,而且也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

  1995年10月,丽江纳西古乐队应邀赴美国、比利时、荷兰访问演出,一度轰动了西欧,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其广播公司在黄金时间大量播放了丽江纳西古乐;荷兰、日本等国专家或考察团还专程到丽江考察古乐,并著有专著。

  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节的活动中进行奏乐,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当时更有专门的乐工,其演奏技艺相当高超。后来演奏者多为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受人邀请时参加演奏活动。

  根据地方志史料,在十九世纪中叶,即距今二百多年以前丽江便流行着《白沙细乐》了,并且当时就说是在元朝流传下来的音乐。据1962年丽江县宣传部关于《崩石细乐》的调查,该乐曲共计有《笃》,《一封书》,《三思吉》,《阿哩工金拍》,《幕布》,等十四首。

  《白沙细乐》在解放前夕已于云消失传。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白沙细乐》十分重视,前后曾有十多起学习,采访和搜集整理活动1956年丽江县文化部门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民族乐队,参加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一等奖。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称《崩石细哩》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关于白沙细乐的历史渊源,历来有很多说法。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音乐的历史就更显得扑朔迷离。从诸种的说法来源看,可大致分为一下3类:第一类为古代文献记载。如清乾隆八年(1743)编撰的《丽江府志略》有这样的记载:“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诸器与汉制同。其调亦有《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相传为元人遗音。”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有关白沙细乐历史的记载,认为始自元代。与这一说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丽江县志》的记载:“现实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绵悱恻,哀伤动人。其发引也,亦以送之。”由此可见,白沙细乐至少在清代已经作为哀乐使用。另据《云南丛书·一笑先生诗人钞·巨甸居人》称:“究竟此曲,创自民间。木氏盛时,永宁夷率众来袭,木氏设伏北沙以待之,歼夷殆尽。民间造此曲吊之,古云‘北沙细乐’。‘细梨’者,细乐也……”作者一笑先生(1827~1887)系丽江人氏,显然与上述二志书的说法不同。

  第二类为民间传说。这类说法也较多,主要有两种。其一相传白沙细乐是当年忽必烈赠送给纳西族首领阿良(一说为木天王)的礼物之一。南宋理宗宝元年(1253)蒙古宪古宪宗命令其弟,也就是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纳西首领阿良在剌巴江迎接蒙古大兵执礼甚恭。不久,忽必烈攻破大理,在挥师北还之际,为感谢阿良,封他为“茶罕章管民管”,并且还赐予阿良大量礼物。其中,就包括半队乐工和一半乐谱。忽必烈南征的这段故事,在明代纳西宗谱牒《木氏宦谱》中有明确记载。但在关于礼物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及音乐。其二是为龙女公主而作。相传木天王想吞并西番国,便把女儿龙女公主嫁给西番王子。龙女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写封信,将信挂在狗脖子上带到西番国去。西番王子知道这一阴谋后,便率兵来攻打丽江;但被木天王打败。木天王旋即将公主囚禁于玉龙湖中的玉龙亭。公主死后,人们为纪念她而创作白沙细乐。所以白沙细乐有一种月寒风轻冷雨霜魂般的凄楚情调,常常有闻此乐后感慨红尘苦难而悲从中来、失声恸哭者。这是一个优美的故事,还将白沙细乐的名曲《一封书》、《公主哭》、《赤脚舞》、《阿丽哩格吉拍》等揉进了故事情节之中。

  第三类为当代学者的研究。诸如北京学者毛继增先生,他曾于1962年赴丽江进行过实地考察。根据调查资料,他认为白沙细乐可能是元代蒙古族军队入滇时传入丽江。由于一部分蒙古士兵长期留守而定居丽江,这音乐也就伴随着他们而流传至今。其依据除了上述两部志书的记载外,还有如下几点:1.一部分蒙古士兵留驻丽江是事实。如今当地有一村子的名称汉译即为“蒙古人居住的村子”,亦有部分当地还称自己为蒙古族的后裔。2.演奏白沙细乐时乐工作蒙古族装束,而其他民间表演艺术均无此习俗。3.在白沙细乐的乐队中有一种叫“苏古笃”,其形制与元史中记载的“火不思”基本相同,丽江的邻近地区和云南其他地方亦无此乐器。此外,云南学者黄镇方先生则认为白沙细乐不仅是“元人遗音”,而且具体来说是约于明代中叶传入云南丽江的昆曲。其基本形式是南北合套。黄先生主要从曲牌名称、音乐形态和伴奏特点的比较以及结合其他史料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考证。比如白沙细乐中有与南北曲同名或相似的《南北曲》、《叨叨令》、《寄生草》、《一枝花》等曲牌;在旋律上白沙细乐与昆曲唱腔有许多共同特征;在结构方式上白沙细乐的组套法则与昆曲的曲牌联套多方面吻合等等。

纳西古乐相关问答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分享,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纳西古乐特产新闻

纳西古乐评论 230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马上注册

0/140

  • 大家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