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导航: 裕禾特产 > 甘肃特产 > 天水特产 > 甘谷特产 > 正文

甘谷脊兽

2016-12-12 22:48 来源:裕禾特产网 特产关注指数:9580

甘谷特产 甘谷美食 甘谷脊兽图片 甘谷县十大特产

甘谷脊兽

  脊兽是古老的民间工艺,是中国古建筑外部屋顶的造型艺术,是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的组成部分。它象征着建筑等级。甘谷脊兽历史悠久,盛名远播,享誉西北。

  明清以来,甘谷脊兽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渭河北岸的永安村(俗称土桥子)是主要的生产基地,生产宗教脊兽的历史悠久。县内有“土桥子的瓦碴,双碾子的泥,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的民谣。永安村主要生产宗教建筑脊兽和民用砖瓦,多半农户有生产作坊,而被称为“张大兽”的张海家族最为知名。

  张海(1874—1956年),字子寿,自幼学习脊兽艺术,一生捏制脊兽,闻名陇上,人尊其为“张大兽”。早年渭源、陇西、宝鸡等地拜师学艺,与陕西张德高、北京王勤等名师切磋技艺,取多家之长,生产的脊兽庄重典雅,捏制的龙、凤、狮、马、狻猊、鱼、瞅儿、虎、鹤、鹰、鸽等脊兽,莲、梅等植物花卉,千姿百态,妙肖有生意。其制作的脊兽广饰于甘肃境内以及邻境的名山寺观及乡绅名宦大户人家屋宇,艺名远扬陇上。1932年,次子张全盛捏烧的脊兽用于陇西首阳山伯夷叔齐殿顶,品奇艺高,颇得民众称道,有名士书匾“巧成天然”。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宗教自由和对传统古建筑文化的重视,脊兽行业,勃然兴盛,张大兽的子孙仍操祖业,用画幅、卡片上的图形作蓝本,捏制的脊兽形式更为多样,形象更为生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工艺技术上有所创新。l984年,张大兽的三世孙仁义、高义、西来及四世孙云中、启云从河南引进琉璃挂釉技术,使甘谷脊兽在工艺创新上更上一层楼。张大兽的族孙新灵捏制的狮盖熏炉竹节笔筒、花瓶、非常雅致;花卉、鱼蟾活灵活现;弥勒佛坐像大腹便便、笑口哈哈,净水观音站像玉体飘洒,形神兼备。1989年8月仁义、云中的作品参加了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首届天水民间艺术展览,9月入选北京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出,并获荣誉证书。

甘谷脊兽相关问答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分享,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马上分享到

甘谷脊兽评论 157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马上注册

0/140

  • 大家都评论
  • 甘谷大象山
  • 甘谷蒋小丽背景
  • 甘谷黑帮
  • 甘谷招聘
  • 甘谷房出租
  • 甘谷汉简
  • 大唐甘谷发电厂
  • 甘谷庙会
  • OO荼蘼花开2012-06-04 19:22

    据当地脊兽研究者介绍,张海初学瓦作时并不会捏制脊兽,那时正在经营一个烧制普通瓦件的作坊。皇家匠人王勤因吸食鸦片被赶出皇宫,辗转流落到甘谷,张海看他可怜就
  • 晓北46404蔡粮2012-06-04 19:25

    深受家庭熏陶的张云中从小就对脊兽制作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21岁时,已在家务农多年的张云中开始跟着爷爷张全盛学习脊兽的捏塑和烧制。也许是一种遗传,也许是一
  • 11690230272012-05-09 12:18

    甘谷脊兽 甘谷脊兽 甘谷脊兽为传统民间工艺,始于清末,传承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尤以新兴镇永安村最为驰名,现有从业人员1000余人。脊兽是古老的民间工艺,是中国
  • 锅盖头的超人梦2012-06-04 19:26

    1989年,张云中请来了河南的老师傅,开始试着烧制琉璃脊兽。经过反复的试制,他吸收了先进的烧制工艺,使用化学颜料进行配方并经过二次锻烧,终于成功烧制出了第一批
  • a2946579482015-06-09 12:23

    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甘谷脊兽以其朴素郁的风情,穿越无数次的寒来暑往,在超尘拔俗的环境的大美、别样的风情,演绎着屋顶的传奇,传唱着远里,高卧于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