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导航: 裕禾特产 > 河南特产 > 开封特产 > 禹王台特产 > 正文

杞县红薯泥

2016-12-11 19:47 来源:裕禾特产网 特产关注指数:8079

禹王台特产 禹王台美食 杞县红薯泥图片 禹王台十大特产

杞县红薯泥

   说起红薯,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生活困难时期,杞县人曾经视红薯为生命,有谚语为证: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然而,自古善烹调的杞县人却能将再普通不过的红薯做出百般花样来。其中红薯泥就是一例。

   红薯泥是杞县的一道名菜。它的制作方法很讲究,需先把红薯煮熟,剥掉外皮,去其内丝,用干净的白布包裹起来轧压成泥。然后将白糖倒入锅内化成糖浆,再兑入香油、红薯泥不断搅拌,呈柿红泥状出锅。装盘时,分层放山檀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此菜味道甘甜,爽口开胃,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人称“三不沾”菜(即:一不沾盘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嘴)。每当贵客临门,杞县人会热情地端出这道风味菜。在品尝红薯泥的同时,人们还会给你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创制红薯泥的清末厨师蒋思奇不仅手艺高超,还有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有一年,袁世凯的部下来到杞县,闻听红薯泥为此地名食,便点名要尝尝这风味佳看,不然便觉得枉活一世。这天,宴会在县衙举行。鸡鸭鱼肉上完后,最后才上红薯泥这道菜。大小1看此菜五光十色,如桃花盛开,似琥珀生辉。各个迫不及待狼吞虎咽起来。谁知,不大一会儿,有的张口流泪,有的伸脖子干呕。原来,蒋思奇不愿给袁世凯的部下做菜,但又不能推辞,便使了个花招。红薯泥本身质地细腻,热量大,密度小,散热很慢,蒋师傅又特意用滚油封顶,内中温度更不易散发。这些人迫不及待,故而被烫得丑态百出,狼狈不堪。

  说到红薯泥的热量大、散热慢,还有一个传说:有一次,慈禧太后来到开封,听说杞县的红薯泥特别好吃,于是就吩咐开封府为她准备。而当时开封城里没有一个能做“红薯泥”的厨师,只好派人到杞县请人去做,做好之后再带回开封。办差的刚回来,早已等得不奈烦的西太后慈禧拿起筷子便吃,谁料却被烫得两眼流泪。开封距杞县50公里,当时的快马也得一个半小时才能跑一个单程,可见红薯泥的热量之大、散热之慢。

  红薯泥不仅是杞县的名产,也是中原地区粗粮细作的典型。红薯从粗制到细作,从平常食物到宴席珍品,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我国食品制作技术的发挥和创造。红薯泥寻觅开封名吃 红薯泥

杞县红薯泥相关问答

  • 关于红薯泥的典故是什么?

    红薯泥是一种独树一帜、色味奇美的特色菜。民国初年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1934年元月,记者如英来杞品尝后,在《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上发表《已成陈迹之金杞》一文,盛赞杞县红薯泥为“特殊食品,颇为著名。如有异县友人初履斯。...[详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分享,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马上分享到

杞县红薯泥特产新闻

杞县红薯泥评论 236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马上注册

0/140

  • 大家都评论
  • 血糖高吃红薯好吗
  • 红薯叶怎么吃
  • 红薯网怎么样
  • 电饭锅蒸红薯
  • 红薯淀粉机
  • 开封杞县
  • 水培红薯的方法
  • 杞县大蒜
  • xxnnp2013-12-12 12:42

    #品味河之南#【炒红薯泥】炒红薯泥属于开封小吃,民国初年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炒红薯泥是用红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红丝等原料兑入香油烹饪而成
  • 溫峻滩2011-03-10 19:57

    9楼恩恩,红薯泥是咱杞县的特产哦,和烩面一起收入开封小吃里
  • 机修学生2014-10-23 09:05

    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然而,自古善烹调的杞县人却能
  • 静止de天空2013-01-24 12:20

    是的, 饭菜也可以的。、
  • 爱玩赛尔号的我2010-05-04 13:31

    夜市上的不好吃,要吃就去卖特产的店里买杞县的莫家酱菜的红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