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导航: 首页> 甘州特产 > 美食正文

甘州美食小吃

2016-12-28 18:20 来源:裕禾特产网 美食指数:8783

甘州特产 甘州十大特产 甘州美食

  • 张掖红地球葡萄

    张掖红地球葡萄是甘肃省张掖甘州区的特产。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张掖市葡萄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张掖市甘州区的梁家墩镇、新墩镇、党寨镇、长安乡、碱...[详细]

  • 甘州搓鱼子

    甘州搓鱼子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的特色小吃。搓鱼子是当地人的叫法,是搓鱼面的俗称,搓鱼子的原料主要是面粉,有小麦面、青稞面、荞麦面等,可以分别来和面搓,也可以将两三...[详细]

  • 羊头汤

    将熟羊头、蹄筋肉切条入碗,浇汤加粉丝、蒜丝、香菜,佐以辣椒油食用。...[详细]

  • 腊羊肉

    在张掖的肉类食品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汤羊肉外,腊羊肉素负盛名。腊丰肉采用沿山一带的羊肉。因那里的羊吃羊胡子(草名)、羊糍胡花和沙葱,其肉特别鲜美。入冬后,将羊宰杀,...[详细]

  • 鸡肠子

    用加盐的低温水和面,反复用力揉按,待面变软时,切搓成圆条,抹上清油,一层一层码在器皿内。下锅时,用两手掌对搓,循环移动,使面变得浑圆细长。因为和鸡的肠子相似,故名...[详细]

  • 烧壳子

    是一种专用工具烧盒子做成的烧饼。烧饼时把面做成的饼,放进烧盒子里,然后用麦草或柴火偎烧,烧熟后取出,即是烧壳子 ( 张掖)...[详细]

  • 鸡肉垫卷子

    将薄面皮抹油撒葱花成卷,切段入嫩鸡肉汤蒸煮,汤煮尽出锅即可食 ( 张掖)...[详细]

  • 搓鱼面

    搓鱼面是甘肃张掖特有的面食品种,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其作法是用手掌将面条搓成约一寸长的面段,然后入锅内或煮或炒熟都可,在热天里还可以凉拌...[详细]

  • 煎血肠

    以新鲜羊血与面粉和成糊状灌入羊肠以油煎炒,佐以香醋、蒜泥食用。...[详细]

  • 糍耳子

    和面、褂面、切条作法与搓鱼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将四楞面条切成四方小块,用右手拇指肚(指头肚子)把面块糠成一个耳朵佯的窝窝。味道不同于搓鱼子。 小饭 将面团褂成一铜钱...[详细]

  • 大馍馍

    制作方法与蒸馒头相同,只是多加抢面,炮得比蒸馒头的面要硬得多,入宠时,将面团做成比一般蒸馍大的馒头,把用面或杏仁、瓜子做的桃、花、叶。鸟之类的饰物按在上边,涂以食...[详细]

  • 高山马鹿

    生活于祁连山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山马鹿原先是野生的,因其性格温顺,易驯养,自20世纪50年代肃南就有了驯养鹿。高山马鹿全身是宝,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其茸、血、肾、骨、角均是...[详细]

  • 鱼儿粉

    夏天在张掖街巷中,别具风味的小吃比比皆是,遐而闻名的鱼儿粉便是其中之一。鱼儿粉是用精细的蚕豆淀粉制作的小吃,形似小鱼,颜色有白有红,配上调料,小菜,活象一条条小鱼...[详细]

  • 黄参

    黄参是生长在张掖市民乐、山丹一带海拔2400-2900米高寒黑土区的多年生野生植物,张掖民间食用黄参由来已久。经国家食品研究部门测试,黄参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详细]

  • 西北大菜

    香饭现叫西北大菜。张掖谚语云:唱戏凭的腔,筵席看香饭。据说香饭是在清康熙年间宫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这道名菜,是用猪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未,把葱蒜未掺进去,拌匀,加调料...[详细]

  • 粉皮面筋

    在张掖农村,农民秋收后,家家户户,要晒粉皮面筋迎亲接友,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之时,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临时性招待食品。产妇坐月子时也由娘家赠送一篮粉皮面筋。现在农村晒...[详细]

  • 金花寨小米

    金花寨小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甘州区金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由当地农民甄彬牵头农户自愿入股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种植大...[详细]

  • 张掖圆梨

    张掖圆梨:又名大香水梨,主产于新墩等地。果肉水白色,质细而脆,汁多,石细胞少而颗粒较大,味甘酸而浓厚,耐贮藏,品质优异,有“丝绸路上的仙果”之誉。...[详细]

  • 乌江大米

    乌江大米早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就开始种植,清朝时曾被定为贡米之一,颗粒饱满,包白纯正,营养丰富,久享盛名。乌江大米乌江大米...[详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分享,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马上分享到

相关特产:甘州特产

对甘州评论

需要登录才能评论,马上注册

0/140